当前我市正值高温多雨季节,蚊媒繁殖进入高峰期,加之暑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,各类疾病发生风险增大。
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
2025年8月需特别关注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,重点关注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、高温中暑,需要关注猴痘、输入性疟疾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和洪涝灾害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、野生蘑菇食物中毒等发生风险。
特别关注:
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
基孔肯雅热: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,常伴有严重关节痛,尤其影响手腕、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。皮疹、肌肉痛、乏力等也较常见。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。
登革热:由登革病毒引起,典型症状包括高热(可达40℃)、剧烈头痛、肌肉关节痛、皮疹,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。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,会在一两周内好转。
展开剩余77%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均主要由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叮咬传播,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,防控关键都在于切断“人—蚊—人”传播链。当前正值夏季蚊虫活跃期,全民参与防蚊灭蚊是保护健康的核心举措。
健康防护提示
1.主动配合社区清除积水容器,定期清理蚊虫孳生地。主要采取清理卫生死角、翻盆倒罐、加盖、水培改为沙土或陶粒种植植物、疏通排水沟、投放灭蚊幼剂等方式。
2.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;避免蚊虫活跃时段(日出后2小时,日落前2小时)在野外逗留;外出宜携带含有避蚊胺等活性成分的驱蚊剂,并按说明使用。
3.住所安装纱门纱窗,可使用蚊帐、电蚊拍或灭蚊灯等物理措施防蚊灭蚊,也可以使用电热蚊香液等化学手段灭蚊。
4.如有出行计划,在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疫情发生情况和防控建议,提前备足防护用品和常用药物;出行期间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蚊虫叮咬;旅行结束后两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、做好健康监测。
5.若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相关症状,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,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,并及早实施防蚊隔离,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。
重点关注:
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
既往监测数据显示,我市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是4月-11月,好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,托幼机构和学校为聚集性病例的高发场所。暑假期间要重点关注各类幼儿教育培训机构及托管机构。
健康防护提示
1.培养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、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应及时洗净双手。
2.做好通风、清洁与消毒。每日定时开窗通风,定期对孩子的餐具、衣物、玩具等物品,以及门把手、桌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。
3.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。多留意孩子的口腔、手、足、臀部是否有疱疹或斑丘疹,如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4.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。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以及重症的发生。
重点关注:高温中暑
高温天气可造成人体体温调节、水盐代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,造成中暑。轻则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等;重则可表现为大量出汗、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脉搏增快。
日常生活中,发现自己出现大汗淋漓、胸闷气短时,一定要引起重视,迅速找到凉爽、通风的环境休息,最好是开启空调的室内,同时补充糖盐水,谨防继续发展成为重症中暑,造成不可挽回的健康损害。
健康防护提示
1.高温天气,尽量少安排外出的活动。如要出门,应避免在户外停留时间过长,避开正午时段,并注意防晒、降温。
2.合理改善高温环境,注意保持室内通风,可使用空调、风扇,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温度过高。
3.科学调整活动强度,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,如跑步、打球等。
4.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。
健康是最珍贵的礼物
这个夏日
让我们从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做起
携手共筑健康防线
平安度过美好盛夏
健康日历
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编辑部
编辑:刘姝晗
二审:黄锶铭
三审:李春媚
素材来源: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部分图片、表情和素材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北京市西藏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